今天,耐克公布了其2017年第三財季財報,在截至2月28日的該財季中,公司營業(yè)收入為84億美元,同比增長5%,略低于分析師此前84.7億美元的預期;凈利潤增長20%,達到11.4億美元,毛利率為44.5%,比去年同期下降1.4%。攤薄后每股盈利增長24%,達0.86美元。
在大中華區(qū),耐克2017年第三財季實現營收10.75億美元,剔除匯率因素影響,同比增長15%。雖仍為耐克目前增長最快的地區(qū),但增長速度已經連續(xù)放緩了六個季度。剔除匯率因素影響,該地區(qū)在2017年前兩個財季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21%和17%。在2016財年的四個季度,耐克在大中華區(qū)的營收增長則分別為30%、28%、27%和23%。
在耐克最大的北美市場,第三財季營收為37.82億美元,同比僅增長3%;西歐市場第三財季營收14.99億美元,同比增長10%;日本市場第三財季營收2.36億美元,同比增長8%。
按品牌來看,第三財季中,NIKE貢獻了79.23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7%;Converse實現營收4.98億美元,同比增長3%。
但耐克的日子并不好過。財報顯示,該公司未來訂單在固定匯率下下降了1%,其中北美市場持續(xù)低迷,未來訂單減少9%,大中華區(qū)在固定匯率下,也只有3%的增長。“北美零售市場狀態(tài)不穩(wěn)定,導致商品過剩,只能壓低價格出售。”耐克首席財務官安德魯·坎皮恩(Andrew Campion)說。
耐克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克·帕克(Mark Parker)則表示,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已經發(fā)生變化,“這一現象在北美尤為明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購物。這種趨勢使得傳統實體店的銷售變得更加困難,公司近期將加大促銷力度。他同時也強調,耐克一直在努力提高對消費者的直銷銷售額,提升生產和發(fā)貨效率,并研發(fā)更先進的產品。
此外,耐克正計劃砍掉部分產品線。
據報道,帕克提出,目前將近75%的產品貢獻了公司幾乎所有的銷售額,因此砍掉25%表現不佳的產品可以“讓公司有更多的精力和資本投入開發(fā)新產品、優(yōu)化那些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少而精’可以為公司帶來更多收入和發(fā)展空間”。
這家公司還計劃向更多的商店和經銷商推廣Nike+私人購物服務。該項目目前僅限于紐約等大城市,它為消費者提供會員項目、訓練俱樂部邀請函以及試用最新產品的機會。Nike+會員參與私人化購物,而他們的消費額平均是普通消費者的三倍。
“耐克越是貼近消費者,回報也越大,”帕克補充道,“更私人化、更多變、更與眾不同——這三條原則驅動公司業(yè)務發(fā)展。我認為已經到了改寫銷售模式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