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嬰童網(wǎng)
招商
品牌
商機
展會
產(chǎn)品
企業(yè)
資訊
專題
視頻
店鋪
開店
經(jīng)銷商
嬰童網(wǎng)首頁 > 母嬰資訊 > 嬰童時尚 > 正文
心理學家分析:孩子的鞋不能超過3雙 你服不服
行業(yè)編輯:婧宸
2017年04月22日 09:28來源于:升學寶
分享:

剛剛給娃系好的鞋帶,走兩步或者跑兩步又松開了。在生活中,不少爸媽都遇到過這樣的煩惱。

最近,央視報道了一則新聞,有人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而且已經(jīng)得出了答案。原來,鞋帶總是松開,真的不怪孩子沒系好——

為了揭開這個現(xiàn)象的原理,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使用高速運動攝像機,拍攝下另外一名研究人員穿跑鞋在跑步機上跑步的視頻。實際上,把視頻放慢,就可以看到鞋帶松開的全過程。

研究人員鞋舌頭上安裝了一臺加速計,測量作用在結(jié)頭上的力的變化。他們發(fā)現(xiàn),人在行走時,對一根鞋帶的聯(lián)合沖擊和加速度總計高達7個G,差不多相當于阿波羅號宇宙飛船重返地球大氣層時承受的重力加速度。腳掌著地時,鞋帶受力非常大,導致鞋帶變形。

更進一步的實驗表明,只是單純的上下跺腳,并不足以使鞋帶結(jié)頭松開,來回擺動也是如此,鞋帶的搖擺運動,也增加了額外的作用力。兩股力量交錯作用,使鞋帶結(jié)頭松開。隨著力量方向的變化持續(xù)拉扯鞋帶,這種重復(fù)的沖擊最終就導致鞋帶結(jié)頭松開。

研究者還說,這項研究涉及廣泛的物理力學,他們還在對不同打結(jié)方法以及對鞋帶施加不同作用力進行試驗。他們希望將來可以生產(chǎn)出不會自己松動的鞋帶。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不僅限于系鞋帶,研究者還可以將原理應(yīng)用于外科手術(shù)的縫合等領(lǐng)域。此外,它或許能幫助制造更強壯的纖維,甚至解開深海光纜為什么會變得糾結(jié)和斷裂的謎團。

有木有覺得很高大上?

話說回來,小編認為,防止鞋帶松開,最簡單的辦法是,給娃多備幾雙不綁鞋帶的鞋子,但是,不能超過3雙哦!

這是日本一位心理學者的建議——4歲以上的孩子,每個季節(jié)的衣服無需超過5套,甚至更少,完全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了;同時,給孩子提供的鞋子,不需要超過3雙(含家居拖鞋),帽子別超1頂。

原因是一個整潔的房間,能讓孩子更專注地投入到玩耍和探索中來。而生活在一個堆滿衣服的空間,更容易讓人感到煩悶壓抑,情緒也會受到影響,更容易暴躁發(fā)怒,缺少耐性。

玩具也是一樣,美國弗吉尼亞學者認為,應(yīng)該給孩子提供5件左右的玩具。當玩具少于5個,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自卑心理;但如果數(shù)量超過5個,孩子就容易出現(xiàn)分心,而且還會限制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孩子在可選擇的范圍內(nèi),專注于自己喜歡的玩具,反復(fù)研究、琢磨、思考,創(chuàng)造出多種新的玩法,這時玩具的價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幾類玩具堪稱經(jīng)典,對孩子的成長最有意義——

1、拼裝類玩具(積木、雪花片):樣式簡單、玩法多變,小寶寶大寶寶都能玩;

2、運動型玩具(小球、推車):除了好玩,還能促進孩子動作發(fā)育;

3、涂鴉類玩具(畫筆、彩紙):每個孩子都是最出色的畫家,能發(fā)揮孩子無限的想象力;

4、毛絨類玩具(布娃娃、玩具熊):會被孩子賦予生命,童年最初的玩伴;

5、音樂玩具:(玩具小鼓、玩具鋼琴):讓孩子細心聆聽不一樣的聲音。

在這個物質(zhì)豐富的年代,我們能提供給孩子的選擇越來越多:數(shù)不過來的玩具、穿不完的衣服、吃不完的美食……然而你想過沒,孩子的快樂幸福,會因為選擇更多而大打折扣。

選擇越多,孩子可能越不快樂

當選擇比較多的時候,孩子難以從中得到100%的快樂。

比如,蕩秋千的時候,孩子可能在想“等下我要去玩滑梯”。玩滑梯的時候看到蹺蹺板了,又打起了蹺蹺板的主意。最后,看到有人來玩秋千了,孩子突然又想起了秋千的好:“我不玩蹺蹺板了,我要蕩秋千!”

眾多的選擇,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以至于他的快樂也被打了折扣,幸福感反而被降低了。

假如孩子能選擇的東西沒有那么多,他只能玩秋千或者玩滑梯,那么不管是玩什么,他都能盡情地享受其中的快樂。

選擇越多,孩子的專注力可能越低

選擇更多,還會帶來一個壞處,那就是孩子的專注力會更低。

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曾經(jīng)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

在研究中,他將孩子隨機分成兩組畫畫。第一組孩子可以從3支畫筆中選1支,第二組則可以從24支中選1支。結(jié)果第二組的孩子的作品要比第一組孩子畫得糟糕的多。

隨后,研究者們讓孩子們從中選1支自己最喜歡的筆,接著再試著說服孩子們放棄這支筆選擇另一樣禮物,結(jié)果第二組的孩子更容易放棄他們所選擇的筆。

我們常常以為,給孩子提供越多的物質(zhì),孩子就會越幸福,實際往往相反!太多選擇,反而會讓孩子在選擇前面亂了方寸,不知道自己最喜歡什么,得到之后也更不懂得珍惜。

“多則惑,少則明”,除了玩具、衣服,我們在給孩子提供的其他物質(zhì)時,也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則,每一樣物品都物盡其用,發(fā)揮它最大的用處,這樣給孩子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才會更多。

升學寶 )
分享:
相關(guān)資訊
更多>>
  • 三天內(nèi)
  • 一周內(nèi)
  • 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