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蒙牛乳業(yè)(2319.HK)與日本麒麟控股分別發(fā)表聲明稱,雙方已同意終止蒙牛收購麒麟澳洲子公司雄獅乳品飲料公司(Lion Dairy&Drinks,以下簡稱“LDD”)的交易,因未能獲得澳大利亞監(jiān)管批準。公告稱,該宗交易被終止的原因是“其中一項條件未能于于先決條件屆滿日期達成”。
收購事件時間軸
去年11月25日,蒙牛發(fā)布公告披露擬以6億澳元對價全資收購澳大利亞LDD。LDD屬于日本麒麟公司控股,是澳大利亞第二大乳企,主要從事生產牛奶、酸奶等奶制品及低溫果汁飲料,烹調及植物基產品。公司每年采購約825百萬升牛奶及50百萬公斤鮮果。在澳大利亞當地具有龐大的生產及冷鏈分銷能力,共有13個廠房設施。其2017年及2018年未經審核備考經調整合并稅前利潤,分別為6900萬澳元(約合3.67億港元)和6550萬澳元(約合3.48億港元)。
據悉,LDD在澳大利亞的制造設施生產的本集團超高溫處理(UHT)乳品日益增加,蒙牛可借此享有先前被第三方服務供應商賺取的利潤。收購事項進一步打開潛在原料奶及其他原料的采購機遇,在蒙牛內部產生更多協同效應。
今年2月,澳洲公平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在其官網稱,經仔細評估對競爭的潛在影響后,其不會反對蒙牛收購LDD的提議,不過蒙牛的這一收購仍需要等待澳大利亞投資審批委員會的審批。如果順利,這一收購有望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
8月20日,《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道,盡管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和財政部建議批準蒙牛對LDD乳業(yè)公司的收購,但澳大利亞財政部長Josh Frydenberg暗中回避了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和財政部建議提出的批準中國蒙牛乳業(yè)收購LDD的建議。根據澳大利亞最新的外國投資法案,財政部長對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批準的交易擁有最終決定權。
今日,蒙牛發(fā)布終止公告,意味著蒙牛耗資近30億元、歷時半年多的收購以失敗告終。
蒙牛、日本麒麟同時發(fā)布公告
蒙牛在上述公告指出,終止股份買賣協議對本集團現時之營運、業(yè)務或財務狀況并不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LDD的母公司日本麒麟方面也就此事發(fā)布了最新聲明。麒麟在聲明中指出,2020年2月21日,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已確認有關轉讓不會被拒絕,蒙牛方面一直在等待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 FIRB”)的審查結果。
“FIRB的批準是完成此轉讓協議必不可少的要求,但直到現在仍未滿足該要求,并且預計將來也不會獲得FIRB的批準。為此,雙方不可避免地同意終止此轉讓協議。”聲明稱。麒麟還表示,將重新審視Lion的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
此外,本次交易被叫停,也透露了中國企業(yè)到澳大利亞投資食品行業(yè)的一個新的風險,即可能會因為非商業(yè)等原因而被突然叫停。同時,事件也凸顯了資本在這個大洋洲乳業(yè)國投資的不確定性,而這個信號可能比蒙牛本次交易更值得關注。對于乳企未來出海投資,除了分析收購對象的財務情況及核心競爭力外,還要考慮到復雜的地緣政治因素和國家政策等。
綜合騰訊新聞、小食代等網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