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生長發(fā)育時刻牽動著整個家庭的心,尤其是遇到寶寶偏瘦不長肉!但不長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很多家長其實都搞錯了!
寶寶不長肉
就是奶粉有問題?
對于母乳不足或者無法母乳的家庭而言,嬰配粉不僅成了寶寶重要的營養(yǎng)來源,也成了家長們關注的焦點:一遇到寶寶不適,很容易懷疑是奶粉的問題,比如奶粉智庫后臺就有很多媽媽將寶寶長肉跟奶粉直接掛鉤~
在線下走訪母嬰門店時,也有店員跟我們反饋說:媽媽遇到寶寶不長肉,就認為是奶粉的問題,總想著換奶粉!但在下結論之前,首先要明確2點:
①寶寶是看著瘦,還是真的生長發(fā)育不達標?
②寶寶現(xiàn)在多大了?是否營養(yǎng)來源完全靠喝奶?
如果寶寶由于體質原因只是看著瘦,做兒保時身高體重(也可以通過查看奶粉智庫往期文章自查:2023新標準!快看你家寶寶身高、體重達標沒?都達標就是杞人憂天了;如果寶寶確實不長肉,家長們也要分情況而定~
從業(yè)11年的店員揭秘
這3點才是長肉關鍵!
談及寶寶長肉的問題,一個從事母嬰行業(yè)11年左右的店員苦口婆心的說:寶寶如果不長肉,要注意3大核心要點:
第一,奶量夠不夠?
在嬰幼兒期間乃至人的一生,奶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甚至很多寶寶不長肉并不是奶粉沒選對,而是奶量沒喝夠!
①0-6月齡寶寶:這個階段母乳或配方奶粉是其營養(yǎng)的唯一來源,奶量不足會直接影響寶寶的營養(yǎng)攝入。因此,發(fā)現(xiàn)寶寶偏瘦偏矮的話,家長們要趕緊檢查一下奶量是不是喝夠了!
②6-12月齡寶寶:滿6月齡以后,寶寶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但輔食只起到輔助作用,寶寶的營養(yǎng)主力還是奶!媽媽們不要因為開始吃輔食就忽略奶量,導致寶寶營養(yǎng)失衡甚至營養(yǎng)不良!
③1-3歲寶寶:滿1歲后,寶寶的飲食結構再一次發(fā)生變化,逐漸從以喝奶為主,轉變?yōu)橐约彝ワ嬍碁橹鳎饶叹筒恢匾藛??依然需要保證每天500mL左右的奶量!1歲后保證兩餐之間喂一次奶,2歲后可以少量嘗試純牛奶、酸奶、奶酪等,但不能以此完全替代母乳或配方奶。
第二,奶粉適合寶寶體質嗎?
每個寶寶的體質不一樣,適合的奶粉也有差異。如果選奶粉時不按照寶寶的體質選,很可能會導致寶寶不適應奶粉,導致營養(yǎng)跟不上。因此,媽媽們在選奶粉之前要搞清楚寶寶的體質:
①消化吸收能力較差或者容易便秘,可以關注奶粉中是否含有高含量乳清蛋白、水解蛋白或羊乳蛋白,是否添加OPO、益生菌、益生元等營養(yǎng)成分;
②經常愛生病,奶粉中的乳鐵蛋白、核苷酸、益生菌、益生元、HMO或高含量乳清蛋白等營養(yǎng)成分值得關注;
另外,奶粉的能量值也很重要,以上兩種情況都可以在同段位奶粉之間選擇能量稍高的奶粉(1段>2100KJ/100g,2、3段>2000KJ/100g)。
③特殊體質,如早產/低出生體重寶寶,在追上正常月齡體重之前,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食用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奶粉或添加嬰兒營養(yǎng)補充劑等;對牛奶蛋白過敏或乳糖不耐受的寶寶,應該選擇水解奶粉或無乳糖奶粉;有家族過敏史或疑似過敏現(xiàn)象的寶寶,應及時做過敏原檢查,無法確認時可先嘗試乳蛋白部分水解奶粉。
第三,輔食吃得好不好?
有些寶寶2歲多了不長肉,媽媽第一反應可能還是奶粉有問題,殊不知這個年齡段,沒有好好吃飯可能才是罪魁禍首!輔食不僅要吃對,還要適量。
什么是吃對呢?主要是指添加的時間和順序要對。一般而言滿6月齡就要開始添加輔食(特殊寶寶要注意輔食配料有無致敏成分),并且秉持“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由單一到多樣”的原則,一般第一口輔食選擇高鐵米粉;保證寶寶的輔食質量,逐漸增加輔食種類,滿足其多樣化需求。
什么又是適量呢?即不貪多也不挑食。不管是6-12月齡,還是1-3歲,輔食太多或太少都可能影響寶寶的生長發(fā)育。輔食添加太多會增加飽腹感,導致寶寶奶量不足;輔食太少,光靠喝奶也很難滿足寶寶日常所需。因此,兩個階段分別要堅持“以喝奶為主、輔食為輔”和“以家庭飲食為主、喝奶為輔”的喂養(yǎng)原則。
綜上,“寶寶不長肉”盲目怪奶粉和換奶粉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首先搞清楚寶寶生長發(fā)育是不是真的不達標,再排查奶量、寶寶體質與奶粉匹配度、輔食添加情況,才能事半功倍,精準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