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嬰童網(wǎng)
招商
品牌
商機
展會
產(chǎn)品
企業(yè)
資訊
專題
視頻
店鋪
開店
經(jīng)銷商
嬰童網(wǎng)首頁 > 母嬰資訊 > 嬰童教育 > 正文
11歲孩子離開課堂參加馬拉松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2016年11月24日 10:25來源于:成都商報電子版 沈杏怡 于遵素
分享:

王潤曦在新西蘭馬拉松賽場上

“哦豁!明天去學校上課,只有‘聽天書’了!”23日下午1時許,親歷了新西蘭7.5級地震的一群成都馬拉松愛好者,順利回家。經(jīng)歷了劫后余生的喜悅之后,11歲的小“跑友”王潤曦現(xiàn)在有點“懵”——他所有的課本和練習冊,全部落在了新西蘭凱庫拉地震區(qū),這也意味著,第二天,王潤曦只能“打甩手”去學校了。

不過,王潤曦的父親站在一旁,卻沒有一絲焦急,他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在他對兒子的教育理念中,“常識比知識更重要”。

請假去新西蘭跑馬拉松 遭遇地震書包落在房間

王潤曦在成都南門一所小學讀六年級,11月13日隨父母一起到新西蘭,并計劃參加19日在新西蘭皇后鎮(zhèn)舉行的國際馬拉松比賽。

王潤曦的父親王超是馬拉松愛好者,也是成都著名跑團“跑步公園”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全家人在王超的影響下都成了馬拉松愛好者,一家人熱衷參加全球各地舉辦的馬拉松比賽,“滿世界都是腳板印”。這一次新西蘭馬拉松之旅,王超的妻子、兒子、妹妹,甚至其60多歲的母親,都一起完成了馬拉松比賽。

在全家前往新西蘭之前,王超給兒子請了假。臨行前,王潤曦把所有的課本和練習冊都裝進了書包,原本打算一邊游玩一邊自學,然而自學了沒兩天,他就和自己的課本徹底“拜拜”了。11月14日凌晨,地震來襲。王潤曦回憶:“當時我正好走進酒店房間的衛(wèi)生間,突然燈就滅了,嚇得我大叫,然后沖出來找媽媽。”媽媽帶著王潤曦飛快跑到酒店外的空地上。“我和媽媽是第一個到達空地的。”王潤曦說。在把他安置在安全地點后,媽媽又沖回房間拿了幾包重要物品。而王潤曦的書包就這樣被遺落在房間里。

當晚,就著從酒店拿出來的棉被,王潤曦一家人在小鎮(zhèn)邊一個山丘避險。11月14日下午,王潤曦和家人,乘坐直升飛機離開了震區(qū)凱庫拉小鎮(zhèn)。

11月19日,一家人按原計劃參加了新西蘭皇后鎮(zhèn)國際馬拉松比賽。至于掉在震區(qū)的書包,王潤曦和家人并不是特別在意。王超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離開課堂參加馬拉松 父親帶他出現(xiàn)在全球多地賽場

這已不是王潤曦第一次離開課堂去跑馬拉松。在父親帶領下,自2014年5月開始,他已參加20多次國內外馬拉松活動。這次新西蘭皇后鎮(zhèn)國際馬拉松,他是年齡最小的參賽隊員,用6小時30分鐘完成全程馬拉松。

在學校里,王潤曦是讓許多同學都羨慕的角色。因為,他有個超酷的老爸,常常突然跑來學校向老師請個假,帶著王潤曦去世界各地參加馬拉松,順便也進行游歷。德國柏林馬拉松、西昌國際馬拉松、都江堰雙遺國際馬拉松……王潤曦的身影出現(xiàn)在全世界的各種馬拉松賽場上。

他的老爸還曾專程和老師溝通,請老師每周一和每周三,不要給王潤曦布置作業(yè),因為每周這些時候,是父子倆的“馬拉松時間”。

這一次去新西蘭,王超給兒子請了13天假。王潤曦稱,班主任只說了一句:“你自己在那邊自習吧,別掉隊。”在新西蘭的日子,王潤曦每天給自己安排一個小時左右的自習時間。“一切全靠兒子自覺。”王超對兒子從來都是“放養(yǎng)”的態(tài)度。

11月24日,王潤曦就要回到學校上課了,《語文》《數(shù)學》《英語》《生命生態(tài)安全》,各種主要課程的教科書,王潤曦一本也沒有。但他們一家人一點也不著急,“我可以先借同學的書來復印一下,反正車到山前必有路嘛。”王潤曦笑著說。

一個跑友父親的教育態(tài)度

“常識比知識重要” 希望兒子成為見過世面的孩子

在教育方面,王超秉持著一個態(tài)度——“常識比知識重要”。他從來不給兒子報任何補習班,“很多和他同齡的孩子,每天都像打仗一樣,游走于各種補習班、課外興趣班,我不想讓兒子有那樣一個童年。”王超表示,他甚至從來不要求兒子做作業(yè),“人長大一天,煩惱就多一點,為什么不把屬于兒子的快樂,再延長一點呢?”

王超希望,兒子以后成為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而不是一個只沉醉在課本里的孩子。

爭鳴

省社科院副院長胡光偉:

“上學后還是應以學業(yè)為主”

對于王超的做法,省社科院副院長胡光偉并不是特別認同。他認為,在校學生應以學習為主,“我不提倡提前教育,學齡前兒童應該好好享受童年快樂時光,但上學后還是應以學業(yè)為主”,小學階段,學習的是最基本的知識,如果孩子不好好掌握,對其今后發(fā)展,有一定影響。

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楊霖:

“行萬里路也是一種學習”

“好棒!”得知王潤曦小小年紀就隨家人到世界各地跑了不少馬拉松,成都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楊霖發(fā)出贊嘆,并表示自己也曾有過為孩子請假到外地參加活動的經(jīng)歷。 “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不同。”楊霖說,從傳統(tǒng)教育理念來說,肯定有人會認為不合適,11歲的年紀怎么能不在學校上課呢?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就是能夠有更多的生活常識、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方式,這個(教育)方式也很合適。“帶著孩子滿世界跑步,讓孩子去認識更多的人和事,從生活中積累豐富的體驗和見識,多好。”

楊霖說,多元社會下,對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在于家長自己的定義和價值追求,“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孩子以及孩子的未來是什么樣的。”在不同的價值追求和經(jīng)濟條件下,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就應該考一個好中學,有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快樂”,是不能評判對錯的。“行萬里路也是一種學習,并不是說只有看課本才是學習。”

班主任佘老師:

對這種“放養(yǎng)”,“不好評價”

王潤曦的班主任佘老師表示,自己這學期才接手王潤曦所在的班,對他之前的情況不太了解。但佘老師表示,王潤曦家長確實有好幾次將王潤曦帶走中斷課程的情況。對于王超這種“放養(yǎng)”的教育方式,佘老師表示:“不好評價。”

成都商報電子版 沈杏怡 于遵素 )
分享:
相關資訊
更多>>
  • 三天內
  • 一周內
  • 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