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個多雨的季節(jié),走在路上,總能看到幾個撐著小傘的小朋友,慢悠悠地邁著小步子,時不時聽到家長對孩子催促:“走好點,看路,別弄臟衣服……”大家似乎都覺得,雨天帶孩子出門就是麻煩。
一、《小豬佩奇》中的育兒智慧
不過有些爸爸媽媽卻不是這樣認為的,同樣是雨天帶孩子,他們的做法卻不一樣:
動畫片《小豬佩奇之:最愛玩跳泥坑游戲》中,下過雨后豬爸爸叫上豬媽媽,帶著小豬佩奇、弟弟喬治到戶外踩泥坑,兩個小豬高興得咯咯笑個不停。
豬爸爸豬媽媽很了解孩子的心理,知道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1、幾乎所有的孩子,天生就對泥巴、沙子、水這類自然界產物抱有無限的好奇心,同時他們會非常本能地想要親近這些物體,把它們踩在腳下、捧在手心、反復觸摸感受……
如果一個孩子哭鬧了,把ta抱到沙堆里面,幾乎可以讓ta秒停。
有學者解釋:這是因為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對于他們而言,沙子、水、泥土是最容易掌控的。通過跟沙子、水、泥土這些自然物打交道,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對自然物的控制力,從中得到一種滿足感和愉悅感。
2、此外,處于動作發(fā)育關鍵期的孩子,會反復做出某些動作,來練習大腦對動作發(fā)出指令的過程。
而沙子、水、泥土的可塑性非常大,玩法多變無窮,在玩的過程中能極好地鍛煉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加強大腦和動作間的連接過程。
二、下雨了,你愿意陪孩子踩泥坑嗎?
但成人的世界總是很忙碌、時間總是不夠用,碰上了下雨天這種壞天氣,只想祈禱雨快點停。
而在孩子看來,雨天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
除了踩泥坑,還可以用小瓶子去接雨水、聽雨水落在傘上滴滴答答、甚至跑到雨中感受雨水灑落到身上的那種快樂……
你也許會想:
讓孩子踩泥坑、接雨水玩,多臟呀?
對于這個問題,佩奇的爸爸替孩子們解釋了:“臟一點沒關系,就是一些泥巴而已。”
是啊,只是一些泥巴而已。要是僅僅因為怕臟,而讓孩子失去那么多的成長的樂趣,其實這樣更虧。
我們常常覺得生活枯燥無聊,只是因為我們失去了發(fā)現(xiàn)樂趣的能力,而孩提時代正是對一切充滿好奇心的年齡,或許我們對孩子少一點約束,更能保護好孩子這份最初的好奇心。
對孩子來說,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你陪他踩過的泥巴坑……
三、少點約束,讓孩子從身邊發(fā)現(xiàn)快樂
對孩子少點束縛,允許孩子去體驗這些快樂,對孩子來說無疑是種小確幸。
在這點上,朵媽身邊的一些媽媽是這樣做的:
@小風月:我女兒冬天特別喜歡踩雪,去年冬天就特意買了一雙靴子帶她出門踩雪,也不見得孩子就會著涼生病,其實孩子的抵抗力就是這么來的。
@暮暮:給兒子買了全套的雨衣雨鞋雨傘,下雨天他穿上雨衣雨靴到樓下接水玩,婆婆說沒見過誰像我這樣當媽的,但看到孩子那么高興,我就當婆婆的話是耳邊風了~
@he兜er:我女兒學了好久沒敢自己走路,后來帶她去姥姥家玩,陪她在門口撿了半天小石子小樹葉(好吧,其實還撿了一些垃圾),那天她就敢松開我的手自己走了,孩子真的很本能地喜歡玩這些東西。
其實孩子能從身邊發(fā)現(xiàn)有趣的事物,正是他們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自我的一個過程。
希望有更多的爸爸媽媽,能像小豬佩奇的爸爸媽媽那樣,給孩子多點自由,讓孩子更自由更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