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是一門藝術(shù),會說話的人能讓對方信服,不會說話的人則讓別人非常不爽,生活中因為一句話鬧翻的朋友不在少數(shù)。教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不會說話的家長,和孩子的關(guān)系大多不好,有些甚至會出現(xiàn)不可挽回的后果……
2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四川考生高考后自殺的事情,仔細看一下他的遺書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父母就是個不會說話的主。孩子考了年級73名,他媽媽不僅不夸贊,還故意奚落“才73名啊”;哪怕是考了98分,也會被父母責罵,因為沒有考滿分……長期經(jīng)受父母的語言暴力,孩子絲毫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為此出現(xiàn)厭世情緒,最終走上了絕路。
此前有個朋友,他小時候患過抑郁癥,他說無論自己做什么,都會被父母挑刺;做了什么錯事,也會被反反復(fù)復(fù)教育無數(shù)次;和別人起沖突,不問緣由必然是他的錯……長期處于“不被愛”的狀態(tài),朋友開始把自己封閉起來。好在后來其父母了解了事態(tài)的嚴重性,帶他去看了心理醫(yī)生,這才把病治好。
所以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就比如下面這4句話,萬萬不能對孩子說。
1
我什么時候答應(yīng)過你?
有時為了哄孩子,家長們會隨口許下一些承諾:“只要你乖乖睡覺,明天給你買好吃的”“只要你下次考到90分,我就給你買變形金剛”……然而當孩子做到的時候,父母卻一副失憶的模樣:“我什么時候答應(yīng)過你?”
雖然大部情況下,爸爸媽媽會在孩子的死纏爛打下,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但是依然記不起來自己許過這個承諾。而這種行為,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是個不守信的人,父母的誠信和威信也慢慢消失,幾次三番孩子甚至會有樣學樣,滿口胡言。
建議:在答應(yīng)孩子之前,要先考慮一下自己能否負擔得起獎賞,不要輕易許諾。而一旦你答應(yīng),那么不管有多離譜,都要想盡一切辦法完成。
2
養(yǎng)你還不如養(yǎng)個狗!
有些家長性子比較急,常常會因為一些事情發(fā)脾氣,比如孩子沒抓穩(wěn)打碎了碗,就會立即大罵:“連個碗都拿不住,你還能做什么?”孩子不小心摔倒,也會罵:“平路都能摔跤,衣服都弄臟!”
碰到比較嚴重的失誤,甚至會罵的非常難聽,比如錢包弄丟了:“養(yǎng)你還不如養(yǎng)條狗,至少它弄丟東西能找回來?”孩子是你生的,他不如狗那你是什么?
建議: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如此肆意辱罵,對他們的成長不利。另外不要拿大人標準的要求孩子,更何況大人也會犯錯。
3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有些家長為了逼孩子就范,就會使出這招:“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比如孩子賴在店門口不肯走,有些父母會這么威脅:“再不走,我就不要你了!”然后轉(zhuǎn)頭就走。孩子見此只能耷拉著腦袋乖乖的跟上來。
3
對于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是全世界,當你說不要他的時候,他會非常害怕。而如果孩子終日都處于怕被拋棄的狀態(tài)中,那么他會刻意壓抑自己的天性,什么事情都依著你,逐漸失去靈性和安全感。
建議:整天都活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還有什么幸??裳??和孩子有意見分歧時,要耐心引導(dǎo),決不能為了省事就以“不要你”威脅他。
4
早就告訴你了,你偏不聽
孩子摔跤了:“早就告訴你了,走路的時候不要跑來跑去,你偏不聽。你看摔跤了吧,自找的!”孩子生病了:“早就告訴你了,晚上睡覺的時候蓋好被子,你偏不聽。你看發(fā)燒了吧,自找的!”說這些話無非就是想告訴孩子:我說的是對的,你以后都要聽我的!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關(guān)心和疼愛,而此時你不僅不關(guān)心,還總是嘲諷,這種落井下石的行為沒有任何教育意義,反倒會讓孩子更加難受。
建議:遇到這類情況時,先表示一下關(guān)心,然后再提醒孩子以后不要再犯即可。沒必要在旁邊冷嘲熱諷,這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增加教育難度。
? 1999-2020 嬰童品牌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