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媽媽都認為囪門【cōng mén】是禁區(qū),不能摸,也不能碰。確實囪門的處理應十分謹慎,但不是碰不得的。囟門是反映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周歲之內(nèi)的寶寶,媽媽要細心觀察這個小窗口,及早發(fā)現(xiàn)有無異常現(xiàn)象,并做好相關的護理工作。那么什么是囪門?囪門最普通的說法為,寶寶的頭頂上,有一塊沒有骨頭覆蓋,看上去還一跳一跳的地方,這就是囟門。
日常中該如何保護呢?從新生兒期開始即經(jīng)常清洗,清洗的動作要輕柔、敏捷,不可用手抓洗,用具要清潔衛(wèi)生,室溫和水溫適宜,和洗澡一起進行。如果前、后囟門已經(jīng)結痂,可用消毒過的植物油涂敷痂上,24小時后用細梳子(梳子一定不能用新的,新的太鋒利,怕刮壞寶寶頭皮)梳一兩次即可除去,梳理過程中一定要輕緩。除去后要用溫水、嬰兒香皂洗凈。
囟門鼓起:正常的前囟門是平的,如果突然鼓起來或逐漸變得鼓起飽滿,則可能是疾病發(fā)出的信號。用手摸上去,有緊繃繃的感覺,同時伴有發(fā)熱、嘔吐,甚至抽搐的情況,表明寶寶的顱內(nèi)壓增高了。最常見的是由于腦炎、腦膜炎等顱內(nèi)感染所引起。顱內(nèi)長了腫瘤,或是硬膜下有積液、積膿、積血,或者長時間的大量的食用魚肝油,也可使寶寶的前囟門逐漸變得飽滿。
囟門凹陷:主要見于寶寶的身體內(nèi)缺了水,常見于嚴重腹瀉、嘔吐、高熱、出汗過多等,寶寶體內(nèi)因脫水而使前囟門凹陷下去,需立即為寶寶補充液體。嚴重者可進行就醫(yī)治療。
囟門早閉或遲閉:早閉是指囟門在五六個月前過早閉合。寶寶滿月的時候就要為不測量其頭圍的大小,然后每兩個月進行測量來觀察是否有增長,如果發(fā)現(xiàn)早閉應及時請求醫(yī)生幫助甄別。晚閉是寶寶已經(jīng)過了18個月,前囟門還未關閉。此時應該考慮是否是佝僂病、或智力低下、聾啞、身體矮小等。應及時就醫(yī)做進一步檢查。
囟門過大或過?。哼^大是指寶寶出生后不久前囟逐漸增大,可達4~5厘米左右。最常見的是阻塞性腦積水,患兒的頭形擴大,頭圍比正常兒增加,前囟難閉,發(fā)育欠佳,智力遲滯。常見的先天性佝僂病前后囟門都比較大,正中的一條骨縫(矢狀縫)也較寬,將前后兩個囟門連通。囟門過小是指寶寶的前囟僅有手指尖大,或小的摸不到囟門。過小可能是顱骨早閉所造成,特別是矢狀縫早閉,會使小兒頭顱變長、變窄,頭顱形成舟狀畸形(枕部突出,前額寬,前囟小)。過小時也需要定期測量頭圍。如果頭圍在增長,那么就不用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