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這么一個沉重的名詞,不是當事人根本就沒法理解其中的傷痛和侮辱。但是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依然會時不時的曝出關于校園欺凌事件。
2017年11月2日,北京五名未成年少女校園欺凌獲刑,分別獲刑一年以及11個月。在今年的2月28日晚上8點至凌晨3點,這五名女生因在校內無故毆打、辱罵兩名同學,期間五名女被告人還脫光了其中一位被害人的衣服,予以羞辱,并且還用手機拍攝下來在微信群組里小范圍的傳播。
造成了其中一為受害人精神抑郁,至今無法正常生活學習。法官認為雖是未成年人,但隨意毆打他人致傷,已構成尋釁滋事罪,依法應予懲處。而網友們也紛紛在評論里說判的好,起了個好頭,還有人說年少不是霸陵的借口,還判的輕了。你覺得呢?
那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就是指同學間以大欺小,并用言語羞辱以及敲詐勒索甚至于毆打的暴利行為等。在校園欺凌的過程中,欺凌者會對受孩子造成心理問題,甚至于還會影響到受害人的身體健康和人格的發(fā)展。
對于校園欺凌事件的評論,無論是譴責施暴者,還是同情受害者,都是希望社會各界能正式對待“校園欺凌事件”,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育成長。其實校園暴力的第一個關鍵性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在于家庭。無論是遭受校園欺凌的受孩子還是實施校園欺凌的施暴者,他們都需要家庭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對于被害者就需要家長給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而施暴者就需要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增強同理心,加強家庭教育。應該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呢?
#向校園欺凌說不# 應該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呢?
注重孩子的日常變化?
作為家長應該是最了解孩子的那一個,每天都要格外的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一旦有情緒變化的話,要么就是在學校被受欺負了,要么就是在學校借助暴利行為而發(fā)泄自己的情緒,所以爸爸媽媽們要敏銳的觀察孩子的情緒發(fā)展。同時還要注重與孩子的溝通,讓他們吧自己的情緒給發(fā)泄出來,吧暴利因子扼殺在搖籃里。
安撫孩子的情緒
到孩子遭受到校園欺凌后,有的孩子會表現(xiàn)出哭鬧,而有的則顯得木訥隱忍。爸爸媽媽們要做的就是完全接納孩子的反應。多多安撫孩子,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當且在孩子感覺有能力面對之前被傷害的事情后,自然會告訴父母發(fā)生了什么。
要注重與欺凌者家長正面溝通
對于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我們的態(tài)度一定要非常嚴肅,并且明確地告訴欺凌者,即使TA還是小孩未成年也要嚴厲的告訴TA,這并不是一個好玩的游戲,并不能體現(xiàn)出你的威風,你的強大,這對別人會造成莫大的傷害。同時一定要讓欺凌者意識到自己必須要為這個事情負責,必須道歉。
當然了,現(xiàn)在有很多的爸爸媽媽會送孩子去學一些跆拳道等武術來防身,但是也要加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樹立正確的三觀。平時也可以加強孩子的身體鍛煉、多帶孩子參與一些社會活動等等,這都是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的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