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崎腸桿菌污染奶粉已經到危機了多的國家,即使是歐洲最為嚴格的食品監(jiān)管也經常無能為力。在前一段時間,荷蘭的一家奶粉企業(yè)在自檢中發(fā)現使用了一批疑似受到阪崎腸桿菌污染的乳清粉。
北京市疾控機構食品安全風險監(jiān)測系統(tǒng)對市售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行了阪崎腸桿菌等致病微生物的監(jiān)測,盡管檢出率為“0”,但由于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繁多,且存在海外代購等情況,因此,了解一些阪崎腸桿菌的危害及預防感染的措施十分必要。
阪崎腸桿菌是人和動物腸道內的正常菌群之一,一般情況下不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但由于嬰兒胃酸pH值高于成人,對細菌的殺傷作用不夠強,且血—腦脊液屏障也尚未發(fā)育完全,因此阪崎腸桿菌最容易襲擊1歲以下的嬰兒,特別是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及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多數患兒臨床癥狀輕微且不典型,易被忽略。新生兒可表現為精神萎靡、拒乳、黃疸加重等癥狀,嚴重者可引起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敗血癥、腦膜炎等,造成神經系統(tǒng)的后遺癥或死亡。阪崎腸桿菌感染雖然嚴重,但與其他細菌相比,阪崎腸桿菌對常用的抗生素更敏感。
嬰幼兒配方奶粉是目前發(fā)現的主要感染渠道。阪崎腸桿菌具有耐熱、耐干燥、對滲透壓的忍耐力較強等特點,可長時間生存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如果奶粉在沖調、存放時操作不當,就可能被環(huán)境中的阪崎腸桿菌污染而導致發(fā)病。
預防措施
嬰兒在6月齡之前應盡可能完全母乳喂養(yǎng);沖調奶粉前應對所有用于喂哺及沖調乳粉的器具(例如奶杯、奶瓶、奶嘴、瓶蓋和調羹)及雙手進行徹底地清潔和消毒;如果食用嬰兒配方奶粉應使用超過70℃的熱水沖調奶粉以殺滅阪崎腸桿菌,并在沖調后2小時內盡快喂哺;預先沖調的奶粉要快速冷卻后放在5℃以下的冰箱內保存不超過24小時,防止滋生阪崎腸桿菌,且再次喂食前須重新加熱;對于早產兒、體重低或免疫力低的嬰兒,應使用商業(yè)無菌的液態(tài)嬰兒配方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