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黑榜專業(yè)戶”維他奶翻車事件,網友怒了,堅決抵制不再喝!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這家“吃著鍋里的卻砸著鍋”的企業(yè)再次炸鍋,剛剛預告虧損的維他奶并未真正反省自己的錯誤,相反卻指責中國內地消費者給其帶來了負面影響導致虧損,這下子,網友再次炮轟表示,將繼續(xù)抵制維他奶!
1.禍起不當言論,維他奶預虧
上周末(8月6日),維他奶發(fā)布“盈利警告”稱,公司根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個月的未經審核管理賬目及董事會考慮管理層根據現有資料所作之估計,集團預期,截至2021年9月30日六個月期間,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綜合財務業(yè)績將介于5000萬港元虧損至6000萬港元盈利,與上年同期盈利6.72億港元相比,減少約 91%至 107%。
對于業(yè)績大跌,維他奶表示,主要是由于“在二零二一/二二財政年度第二季的市場需求大幅下跌”。
維他奶所說的第二季市場需求下跌,就是今年7月初其陷入了一起“不當言論”事件。
7月1日晚,維他奶香港采購部一男子持刀襲擊警員后自殺身亡,隨后維他奶在通告中稱兇徒“不幸逝世”,并“致以深切慰問”。
將傷警兇手稱之為“不幸逝世”,這份通告引發(fā)了網友強烈憤慨,紛紛抵制再也不喝維他奶。7月2日,維他奶品牌代言人龔俊及任嘉倫也均發(fā)布聲明,宣布終止與維他奶品牌的一切合作。
盡管隨后維他奶再次發(fā)布聲明,稱先前網上流傳的所謂“通告”是“一位員工私下撰寫并內部轉發(fā)”,沒有經過集團的官方批復和發(fā)布。但此舉并未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全國各地傳出眾多網點下架維他奶產品的消息。
2.不思悔改,反指內地消費者又遭炮轟抵制
上述事件爆發(fā)后,在輿論強烈譴責的攻勢下,盡管維他奶在7月3日的一份聲明中澄清致歉,但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時隔一個月后的今天,維他奶卻又攻擊中國內地消費者,指責“中國內地消費者對本集團構成負面影響”。
維他奶在其此次的“盈利警告”中,對上述事件卻這樣表述:“在2021年7月2日,一份包含不恰當內容而且未經授權的內部備忘錄在社交平臺被廣泛流傳,導致中國內地消費者對本集團構成負面影響,以致在整個七月份內,中國內地不同銷售渠道均發(fā)生產品下架的情況。”
很顯然,不思悔改的維他奶,將其虧損的原因全部甩鍋中國內地消費者。
對此,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紛紛表示此份公告仍然涉嫌不當措辭。有網友說:拒不承認是自己的錯誤,居然將公司的內部文件說成是“來歷不明”,明明是自己的員工發(fā)布的,居然有臉說成來路不明,這波虧損怪誰?
還有網友表示,既然是內地消費者構成的虧損,那就不要把產品賣到內地市場好了。
有網友表示,一個沒有道德良知是非的企業(yè),必然會受到正義的懲罰。
更多的網友還表示,繼續(xù)抵制維他奶。
3.頻頻上黑榜,股價累計跌幅超34%
根據維他奶的公告,這是家典型的靠內地市場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企業(yè)。2017到2021近五個財年里,維他奶中國內地業(yè)務收入從26.7億港元增至50.1億港元,在整體收入的占比也從49.3%升至66.6%。
盡管中國內地市場銷售額逐年增長,但是維他奶卻是質量黑榜的專業(yè)戶。胡說有理7月3日也有報道,這些年來維他奶頻頻上黑榜!
以2017年為例,維他奶產品就因不合格有6個月上了黑榜。2019年12月,有5批次維他奶產品因“污穢腐敗”,被拒入境。2020年4月份,兩批次共計9.7噸維他豆奶飲料,因超范圍使用營養(yǎng)強化劑泛酸鈣被拒絕入境;5月,海關總署再次公布,2.1噸維他豆奶飲料超范圍使用營養(yǎng)強化劑泛酸鈣拒絕入境。今年三、四月份,維他奶就因食品安全檢測不合格,多次被海關拒絕入境。
吃著鍋里的,不僅砸著鍋,還屢屢將不合格產品輸入內地,維他奶的行為確實是匪夷所思。
同時也注意到,今年7月不當言論事件引發(fā)網友抵制后,維他奶股價也是持續(xù)下滑,今天(8月9日)大跌10.12% ,收報19.28港元,與7月2日收盤價29.4港元相比,股價累計已重挫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