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進口奶粉一直是我國嬰幼兒奶粉的最大來源,進口乳制品呈增長趨勢,導致國產奶粉將面臨尷尬的境地。
4月27日消息,根據海關信息網發(fā)布的數據,今年1月份天津口岸進口乳制品5.1萬噸,價值6.7億元人民幣,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32.9%和增長7.4%。其中,這些乳制品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2.8萬噸,同比增加28.1%,以海關特殊監(jiān)管方式(即跨境保稅模式)進口2.3萬噸,同比增加39.4%。
從海關統(tǒng)計中了解到,今年1月份天津口岸乳制品進口的主要特點包括:1、今年1月為2015年1月以來月度天津口岸乳制品進口量最高的月份;2、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和海關特殊監(jiān)管方式進口;3、民營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為進口主力;4、主要進口自新西蘭和歐盟。
據悉,今年1月份,天津口岸自新西蘭進口乳制品3.7萬噸,同比增加28.8%;自歐盟進口乳制品7235噸,同比增加10.3%,二者合計占同期天津口岸乳制品進口總量的86.7%。根據海關的分析,今年1月份天津口岸乳制品進口呈現(xiàn)上述特點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中韓、中澳自貿協(xié)定生效使得韓國和澳大利亞乳制品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如澳大利亞乳制品的關稅將在9年內全部取消,其中嬰幼兒配方乳制品的關稅在協(xié)定生效當天已經從15%降為12%,今年1月1日再降到9%,并將在4年內取消。
(二)盡管我國為全球乳制品生產大國之一,但國內需求仍需要通過進口來滿足,國內消費者對于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年需求量為60萬噸,按照2015年進口量17萬噸計算,已經接近整體需求量的1/3。
據了解,進口乳制品的增長對國內行業(yè)造成明顯沖擊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比如,越來越多的原裝進口產品登上了超市貨架,很多原裝進口液態(tài)奶的價格甚至低過了本土的伊利、蒙牛等品牌的產品同時,隨著產自澳大利亞的奶粉關稅逐步降低,本來就處于弱勢的我國本土奶粉可能將面臨更加尷尬的境地。
此外,根據海關預測,今年我國乳制品進口還將繼續(xù)有所增加,具體原因包括:1、歐盟取消牛奶生產配額制,乳制品對我國的出口量將顯著增加;2、中澳自貿協(xié)定的正式實施也將帶動我國乳制品進口的增長;3、我國決定在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新的出生高峰將如期來臨,屆時會刺激嬰幼兒消費產業(yè)鏈,乳制品需求將迎來增長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