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寶肚臍
洗澡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會發(fā)愁,肚臍到底洗還是不洗。小孩子肚臍是最容易受細菌侵襲的地方,用力摳或清洗過頻繁都會對肚子里的內臟造成刺激,帶來多種身體不適。寶寶肚臍不用每天清潔,且不用力清洗,如果有結痂污垢,可用橄欖油先將污垢軟化,再用醫(yī)用棉簽輕輕擦掉。
2、寶寶耳朵
害怕污垢越來越多影響寶寶聽力,所以就頻繁的給寶寶掏耳朵,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少量的耳垢并不會影響聽力,相反還會對耳道具有保護作用。如果過于頻繁的掏耳朵,會讓寶寶“掏上癮”,還會損傷耳道,造成感染,引發(fā)中耳炎。掏耳朵時最好使用面前,在外耳道處旋轉,不要深入到你看不到的地方。
3、寶寶囟門
寶寶囟門還沒有閉合之前,家長一定不要鼎力大舉的去抓撓或硬物觸碰囟門,否則極易讓寶寶腦部出現(xiàn)感染,嚴重的導致智力的發(fā)育。
4、寶寶私處
媽媽在寶寶便便后都會為其清理下體,但是女寶寶的一些分泌物就像是天然的保護膜,如果頻繁清洗掉,反而不利于健康。且頻繁刺激下體,容易讓寶寶性早熟。正確做法是用清水清洗即可,不要使用肥皂,偶爾可以使用寶寶專用的沐浴露。
總結
寶寶來說的話,不管是身體的那個部位最好都不要磕碰,寶寶畢竟身體還沒發(fā)育好,很多部位都是比較脆弱的,建議看寶寶的時候,盡量小心一下,避免不必要的磕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