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家長來說,孩子在車內太過活潑難受影響,如果只有一人照顧,很多時候的確力不從心。無論如何,下面這幾條安全規(guī)則,家長一定要遵循,最大程度避免意外的發(fā)生,保護好自身、孩子和他人的安全。
1、家長在開車時,雙手要緊握方向盤,注意力放在開車上,不要把視線轉到后座,不要分心去打電話或者嬉笑聊天,否則車輛很可能會失控。
2、孩子要坐在后排,最好是駕駛座后方的位置。首先孩子在副駕駛座,更容易對司機產(chǎn)生干擾;其次如果家長抱著孩子坐在副駕駛座,當危險發(fā)生時,孩子會受到大人和安全氣囊兩方的壓力,受到比大人更嚴重的損傷;最后,之所以要坐在司機后方的位置,是因為發(fā)生危險時,司機會本能地做出保護自己的行為,從概率上來說,與司機處于同一方位更加安全。
3、讓孩子坐在安全座椅內,這是一條年年說卻年年都有家長拒不實行的建議。因為成人使用的安全帶并不符合孩子的身體,反而可能在意外發(fā)生時,勒住孩子們的脖子等重要部位。安全座椅則可以在意外發(fā)生時,牢牢鎖住孩子,減少碰撞帶來的傷害。要說它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貴了,但花這個錢給孩子的安全上個保險,并不虧本。
4、不要讓孩子的身體探出汽車,曾經(jīng)看到過家長把孩子抱出車外尿尿,汽車還在一邊行駛的奇葩新聞,只能說真的不怕出事心大。另外把頭探出天窗,把身子探出窗戶吹風等行為,都要盡量避免。一旦撞上指引牌、電燈等物體,孩子輕則骨折、重則死亡。
5、使用童鎖,避免孩子在行駛過程中打開車門,滾出車外受傷。
6、任何情況下,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出去辦事幾分鐘,把孩子留在車內安全又方便。殊不知哪怕外面只有26℃,過了幾十分鐘,車內的溫度就可以超過50℃,孩子留在里面基本是“被烘烤”的狀態(tài),很容易患上熱射病,出現(xiàn)脫水窒息昏迷等情況。由于熱量聚集在車內,在車窗上留一個小縫隙降溫的方法,意義不大幾乎沒什么效果。
另外,由于孩子天性好動,單獨留在車內很可能會到處觸碰,有可能就把童鎖打開,等到危急情況發(fā)生,家長想救孩子都困難。更有甚者,車子沒熄火就把孩子留下了,孩子一通鼓搗把車子開了起來,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