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甘肅省博物館推出的一款“馬踏飛燕”毛絨玩具因其丑萌“出圈”,受到網友熱捧。但與此同時,該文創(chuàng)產品也遭遇“李鬼”。
近日#博物館的文創(chuàng)有多魔性#登上微博熱搜。據悉,銅奔馬毛絨玩具創(chuàng)意源于甘肅省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銅奔馬,有“一馬當先銅奔馬”站姿款和“馬到成功銅奔馬”奔跑款兩種款式。
站姿款屬于Q版軟萌、溫暖可愛型,精準還原文物姿態(tài)細節(jié),拿捏銅奔馬調皮可愛的正面神態(tài);奔跑款則是有趣的皮囊和歡樂的靈魂相結合,有文化內涵又幽默風趣,活力滿滿惹人愛。兩款玩偶形象萌趣立體,表情俏皮生動,做工精致細膩,手感柔軟舒適有彈性,深得大家的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銅奔馬毛絨玩具6月14日在甘肅省博物館官方淘寶旗艦店上架后,迅速沖上人氣收藏榜、銷量榜兩項第一,月銷量達到1000多單。
“馬踏飛燕”毛絨玩具因其丑萌“出圈”的同時,該文創(chuàng)產品也遭遇“李鬼”。7月1日晚,甘肅省博物館官方微博刊發(fā)聲明稱,由甘肅省博物館原創(chuàng)設計的文創(chuàng)產品銅奔馬毛絨玩具近日走紅全網,該毛絨玩具線上線下均已售罄,目前正在全力補貨中,請大家耐心等待。
聲明指出,甘肅省博物館發(fā)現有部分不良商家對該款產品進行非法仿造和銷售。對此,甘肅省博物館方面強調擁有此款銅奔馬毛絨玩具的獨家版權,并且沒有對任何第三方進行生產和銷售的相關授權。
甘肅省博物館提醒稱,為避免權益被非法商家侵害,應通過官方渠道購買正版產品,甘肅省博物館也將通過法律渠道追究盜版商家的相關責任。
銅奔馬,又稱“馬踏飛燕”,系甘肅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該文物通高34.5厘米,長45厘米,20世紀60年代出土于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1983年被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
官方資料介紹稱,銅奔馬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奔馳狀。塑造者攝取了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超掠飛鷹的剎那瞬間。讓飛鷹回首驚顧,更增強奔馬急速向前的動勢。
其全身的著力點集注于超越飛鷹的那一足上,準確地掌握了力學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藝技術水平。銅奔馬是按照良馬式的標準去塑造的,集西域馬和蒙古馬等馬種的優(yōu)點于一身,特別是表現出河西走馬秉賦的對側步特征。構思巧妙,藝術造型精煉,鑄銅工藝卓越。銅奔馬被認為是東、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
近年來,甘肅省博物館推出以銅奔馬為主題的系列文創(chuàng)產品,讓文物走進生活,受到人們喜愛。在此次“馬踏飛燕”毛絨玩具走紅前,“馬踏飛燕”頭套、“綠馬出行”口罩等甘肅省博物館推出的文創(chuàng)產品都曾經不同程度“出圈”。
目前,甘肅省博物館根據館藏文物設計研發(fā)的文創(chuàng)產品已達上千種,涉及上百件文物,而以銅奔馬為主題的“神馬來了”IP系列產品囊括生活家居、學習文具、服裝配飾、創(chuàng)意玩具、茶咖飲品等多個品類上百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