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費血、芭比娃娃....等這些玩具洋品牌,大多數中國人都能耳熟能詳,似乎特別容易受到國內消費者的歡迎與青睞,但本土品牌卻是非常冷清,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現(xiàn)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業(yè)內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對本國產品質量心存疑慮,另一方面則是消費者認為國外玩具產品更好的心作祟。據悉,洋品牌玩具已經占據一二線大城市的玩具市場,占據了國內市場高地,而本土品牌在洋品牌玩具巨頭相互競爭下生存艱難。
國外玩具品牌占據一線城市七成份額
據中玩協(xié)會主席梁梅表示,在一二線城市,進口玩具品牌占70%以上市場份額,這個比例在三四線城市會降到四五成。一二線城市玩具市場超70%是外國品牌。
本土品牌生存艱難及未來發(fā)展
目前本土玩具品牌在三四線城市市場份額更多,多數是由國際品牌的代工廠轉型自己做品牌,生產加工水平非常高,對于產品質量的控制和工廠的管理也在前期積累了很好的經驗,但龍頭國內玩具企業(yè)在產品的創(chuàng)新、設計以及市場推廣能力上和國外上百年或者幾十年的兒童品牌比,差距還是很大。數據顯示,世界上75%的兒童玩具都是在中國生產加工的。
盡管差距很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自主品牌的成長也在加快。根據海關統(tǒng)計,14年中國玩具出口263.36億美元,同比增長41.37%;同期,玩具出口第一大省廣東玩具出口173.4億美元,同比上升47.7%,占全國玩具出口金額65.85%。而從自有品牌出口的一般貿易,從2010年的占比28.2%上升到37.04%。
隨著國內玩具市場不斷成熟和家長對玩具認知的提升,加上本土玩具品牌不斷地成長,必然能追上洋品牌玩具的腳步,同時也能促使國內玩具市場變得更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