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完寶寶后很多新媽媽都以為最難熬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其實最難熬的日子才剛剛開始,俗稱“坐月子”。經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說月子坐的好可以脫胎換骨,如果沒有坐好,將為以后的身體健康埋下隱患。中國人講究坐月子,千萬不要以為那是迷信哦,許多講究都是有道理的。
一、注意保暖
生完寶寶后都流汗比較多,這個時候切忌避免被風直吹,尤其要注意頭部的保暖,當頭部受到寒冷刺激,容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腸胃不適等。另外關節(jié)處非常容易受寒,容易導致腿部酸麻脹痛而且還有沉重感。
二、注意個人衛(wèi)生
1、洗澡
傳統(tǒng)觀念坐月子不能洗澡。但其實產婦產后汗腺活躍,大量出汗,乳房淌奶,陰道又有惡露排泄,全身發(fā)粘,需要比平時更講究衛(wèi)生,急時清洗。產后可以一周后洗澡,但應當選擇淋浴,禁止盆浴,以免污水灌入生殖道引發(fā)感染,浴后要防止受涼。
2、刷牙
產婦“坐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fā)生口腔疾病。過去,有不少婦女盲目信奉“老規(guī)矩”——坐月子里不能刷牙,結果“坐”一次“月子”毀了一口牙。
產婦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后,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只要體力允許產后第2天就應該開始刷牙,最好不超過3天。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在孕期注意攝取鈣營養(yǎng),保持口腔衛(wèi)生,避免使牙齒受到損害。
②產婦身體較虛弱,正處于調整中,對寒冷刺激較敏感。因此,切記要用溫水刷牙,并在刷牙前最好先將牙刷用溫水泡軟,以防冷刺激對牙齒及齒齦刺激過大。
③每天早晚刷牙,如果有吃夜宵的習慣,宵夜后也要刷。
④產后的3天采用指漱,即把食指洗凈或在食指上纏上紗布充當刷頭,在牙齒上來回、上下擦拭,再用手指按壓齒齦數遍。這種方法可活血通絡,堅固牙齒,避免牙齒松動。
3、剪指甲、趾甲也可以照常進行,指甲是角化了上皮,根本不存在“剪刀風”的問題。
4、保持會陰清潔
產后惡露排出,分泌物較多,應每天擦洗會陰,大便后加洗1次。擦洗時要用棉球蘸無菌清水或生理鹽水,先擦陰阜及兩側陰唇,最后擦肛門,不可由肛門開始向前擦,擦洗后應換上消毒的會陰墊。此外,內衣褲也應勤換洗,并在日光下曝曬以達到殺菌目的。
5、哺乳前應用溫開水清洗乳頭,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滌劑等,以免除去保護乳頭和乳暈皮膚的天然薄膜,造成乳頭皸裂,影響哺乳。
三、盡早給BB吮吸乳頭:
分娩后半小時內讓嬰兒吸吮乳頭,這樣可盡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于子宮收縮。第一次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產后第一天可以每1~3小時哺乳一次,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自由掌握。產后第一天,產婦身體虛弱、傷口疼痛,可選用側臥位學習喂奶。多數產婦分娩后頭兩天都還沒下奶,此時不用擔心自己是否有奶水,只要身體健康,每個媽媽都有足夠的奶水。即使奶沒下來,媽媽也要堅持讓BB多吮吸,因為吮吸有利于乳汁分泌。
四、避免涼水
在坐月子期間一定要避免用涼水,不管是洗手還是洗臉。在坐月子期間受涼很容易引起關節(jié)的疼痛,嚴重的話就會導致關節(jié)炎。坐月子期間的寶媽不管是洗手洗臉還是說刷牙都應該用溫水來進行。
五、注意不要長期臥床
傳統(tǒng)觀念認為產婦體質虛弱,需靜養(yǎng),讓她們長期臥床,甚至連飯菜都端到床上吃,其實這對于產后的康復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膀胱肌張力降低,對膀胱內壓的敏感性降低,加上外陰切口的疼痛等影響,產婦容易并發(fā)慢性尿潴留。這時如果長期臥床,在重力的作用下,充盈的膀胱會向后推擠子宮。再加上分娩結束后一段時間,子宮尚未恢復正常的前傾位,因此便更容易處于后位。這時子宮軸與陰道軸方向一致,當腹壓增加(如咳嗽、用力排便)時,子宮會沿陰道方向下降而發(fā)生脫垂。產后長期臥床,還會使得腸蠕動減弱。一些月子習俗常常使得產婦的飲食里缺乏纖維素。這些都容易造成產婦便秘。便秘時用力排便的動作會導致腹壓的升高,增加發(fā)生子宮脫垂的風險。
溫馨提示:自然分娩后,6-8小時即可起來,下地排尿,24 小時后可下地輕微活動。剖宮產24小時后就可以下床簡單活動,術后10天左右,身體恢復好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輕活動。
六、避免過早同房
有些夫妻剛滿月時就恢復了性生活,這樣做為時太早。因為分娩是對子宮內膜和陰道壁所造成的損失,在4周內是不能完全愈合的。42天后才是真正月子結束期。順產的媽媽們可以在42天恢復性生活。
七、注意保持心情愉悅不能哭泣
坐月子期間,家人一定要照顧到產婦情緒,盡量保持每天心情愉悅,絕對不能動怒或者流淚,這樣不僅對眼睛不好,也會延緩身體的恢復,得不償失。
總結了這么多,相信大部分準爸準媽已經領悟了精髓,月子里一定要注意這些講究哦,祝愿每個媽咪都能度過一個快樂無憂的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