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嬰童網
招商
品牌
商機
展會
產品
企業(yè)
資訊
專題
視頻
店鋪
開店
經銷商
嬰童網首頁 > 母嬰資訊 > 孕媽百科 > 正文
孕期出血是什么情況?正常嗎?
網友分享:Kitty
2018年01月23日 15:36來源于:網絡
分享:

孕期陰道出血是孕媽咪最擔心的事情啦!事實上,只要弄清楚陰道出血的原因,找出相應的對策,陰道出血也并不是件可怕的事情。本期邀請產科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科學客觀面對陰道出血狀況,歡迎一起走進產科門診。

胎停育

又稱過期流產、稽留流產,是流產的一種特殊類型,指胚胎或胎兒已死亡滯留宮腔內未能及時自然排出者。

臨床表現

胎停育的孕媽咪絕大部分(約85%)有咖啡色或者暗紅色的血性白帶從陰道流出,伴有下腹疼痛,體溫下降等癥狀,惡心、嘔吐、乏力等早孕反應消失,胎動停止,孕媽咪肚子不再增大反而縮小。

為何出血?

禍起停止發(fā)育的胚胎及胎兒,絨毛和蛻膜分離血竇開放即開始出血,當胚胎及胎兒全部排出后,子宮強力收縮血竇關閉出血可減少或停止,流產開始時血液可為鮮紅色,時間長方變?yōu)榘导t色或褐色。

應對措施

通常情況下,育齡女性懷孕40~50天左右,做B超宮腔內即可看到胎芽與胎心。若找不到胎芽與胎心,7~10天復查B超仍找不到胎芽,或有胎芽無胎心,可能意味著是“胎停育”。

死亡的胎兒在宮內停滯過久,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陰道出血增多、宮內感染等問題,為以后的生育埋下隱患,故胎停育診斷一旦成立,應盡快行清宮術清出宮腔內的滯留組織及死亡的胎兒。

流產

妊娠于孕28周前終止,胎寶貝體重低于1000克,稱為流產。發(fā)生于孕12周前者稱為早期流產,發(fā)生于孕12周后者稱為晚期流產。

臨床表現

早期流產表現為先陰道少量出血,后出現腹痛,根據流血量和血液積聚在陰道內的時間不同,血液顏色可為鮮紅色、粉紅色或深褐色。晚期流產表現為先出現腹痛、陣發(fā)性腹痛,后出現陰道流血,血液多為新鮮血。

為何出血?

當流產發(fā)生時,胚胎與子宮壁發(fā)生不同程度分離,分離面的血管一旦破裂,就可造成陰道出血。

為何流產呢?

通常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胚胎自身有問題,如精子、卵子有缺陷,或者接觸了有毒有害的環(huán)境、藥品等,導致胚胎出現缺陷或死亡;另一種是孕媽咪本身有問題,如卵巢功能不全,分泌激素不足,或患有某種疾病,致使胚胎無法生存等。

應對措施

區(qū)別對待。如果是孕媽咪的原因,胚胎發(fā)育正常,B超檢查子宮內有胚胎組織,并有胎心搏動,屬先兆流產,可做保胎處理。如果是胚胎不好,如胎兒染色體異常,屬于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不要一味盲目保胎,經B超、血液等檢查確診后做清宮術,將子宮內的殘留物清理干凈,以免出血過多或宮內感染。

著床性出血

發(fā)生于孕早期,通常在下次月經前7~10天出現陰道少量出血,出血顏色可能呈粉色、紅色或褐色,持續(xù)2~3天,女性往往認為月經即將來潮,其實很可能是著床性出血。

為何出血?

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像種子一樣播于子宮內膜中,醫(yī)學謂之著床,而著床會影響子宮內膜的細小血管而引起出血。

這是胚胎著床造成的生理現象,對胎寶貝無任何影響。受精卵著床正常是不會出血的,只有少部分人受精卵著床時由于生理與體質問題會出現少量出血,一般認為受精卵著床出血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一種。

應對措施

著床出血一般不會影響胚胎發(fā)育,孕媽咪此時只要注意多臥床休息,保持會陰局部清潔即可。

宮頸機能不全

孕媽咪的子宮頸在孕期一般都是呈閉鎖狀態(tài),一直要等到懷孕足月,進入分娩時才逐漸張開。但有極少數孕媽咪例外(約1%~2%),子宮頸在子宮日漸膨脹與胎兒的壓力下,不到分娩期便擴張開來,稱為宮頸機能不全。最壞的結果是,孕媽咪懷孕到中期階段,宮頸消失、宮口開大、羊膜脫出,引起破水而流產。

臨床表現

宮頸閉鎖不全是孕中期流產的主要原因之一,約20%~25%的中期流產起因于此,常表現為陰道少量出血,伴有腹部下墜感,腹部無明顯疼痛,陰道流水、胎兒自陰道流出。高危因素:可能與子宮頸受過傷(如做過人工流產術、前一胎分娩時子宮頸發(fā)生過撕裂)、先天子宮頸過短、接受過子宮頸病變切除術等有關。

為何出血?

宮頸擴張開大,宮頸口處、子宮下段處胎膜與子宮壁分離、局部血管破裂可引起陰道出血,早期量少,與孕足月見紅類似,流產不可避免時,隨胎兒胎盤娩出,陰道出血量增加,胎兒、胎盤娩出后子宮逐漸收縮,陰道出血減少。

應對措施

如果你有過類似情況,一定要盡早告知醫(yī)生。女性在非孕期宮頸口如果能輕松通過8號擴宮棒,說明存在宮頸機能不全,懷孕中期定期B超檢查,監(jiān)測宮頸管的長度,可捕捉到子宮頸閉鎖不全的狀況,醫(yī)生會酌情施行“子宮頸環(huán)扎術”,把子宮頸縫合起來以強化子宮頸的韌性及力量,等胎兒足月時再剪開,以便自然分娩。此手術只要5~10分鐘,懷孕12周以上孕媽咪都可以做,效果也很好。有此情況的孕媽咪懷孕后應注意休息,不提重物,不長時間站立,避免勞累。

宮外孕

發(fā)生率大約占孕早期陰道出血的10%,因受精卵著床位置錯誤,“種子”播在了子宮以外的地方。據臨床統計,絕大部分(95%以上)“播”在了在輸卵管。做過輸卵管手術、患有急慢性盆腔炎以及安有宮內避孕器的女性最易中招。

臨床表現

多發(fā)生于懷孕早期,孕媽咪出現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量較少,血色暗紅或呈深褐色,與先兆流產很像。一側下腹隱痛或持續(xù)性疼痛,有時下腹痛突然加劇,呈撕裂樣,伴惡心、嘔吐等癥狀。

為何出血?

輸卵管管壁很薄,無法供給胚胎足夠的營養(yǎng),而且逐漸發(fā)育的受精卵會使輸卵管壁膨脹,最終導致管壁破裂(多在懷孕7~8周時),隨之發(fā)生腹腔內出血。嚴重者腹痛劇烈,腹內大量出血導致休克,有致命危險。陰道出血是因為子宮蛻膜剝離、子宮蛻膜碎片排出所致。

應對措施

做早孕檢查時,同時檢測血液中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水平,并用B超探查子宮內有無孕囊或胎芽,應在腹腔出血前就確定孕卵著床位置是否正確,一旦確診為宮外孕,醫(yī)生常用以下方法處理:一是內科保守療法,直接肌肉注射化學藥劑(MTX),使宮外孕部分的胚胎組織萎縮;二是實施外科手術,切除宮外孕的胚胎組織,盡量保持輸卵管的完整與暢通。

見紅

發(fā)生于孕晚期,是即將分娩的信號,與宮縮、破水等共稱為三大臨產先兆,屬生理性。

臨床表現

陰道流出帶血的黏液性分泌物,呈紅色或者桃紅色,之后變成茶褐色與黑紅色,附在內褲上與生理周期快要結束時的月經很相像,量少、黏稠。

為何出血?

臨近分娩時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子宮壁分離,引起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并與子宮頸的黏液混合一起流出陰道,稱為見紅。

應對措施

見紅一般在分娩前24~48小時發(fā)生,少數孕媽咪可早在分娩前4~5天出現,提醒孕媽咪該為去醫(yī)院待產做準備了。

網絡 )
分享:
相關資訊
更多>>
  • 三天內
  • 一周內
  • 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