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孕婦媽媽的血容量會增加,其中血漿的增加比紅細胞增加相對多,因此血液就會被稀釋,產生生理性貧血。當紅細胞的計數低于350萬/立方毫米或者是血紅蛋白在10克/100毫升以下時就會被診斷為貧血,引起貧血的原因有可能是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導致攝入葉酸、鐵、維生素B12等微量元素不足造成的。
輕度貧血對胎兒影響不大,但是重度貧血會使得胎兒發(fā)育遲緩,甚至還有可能會引起早產甚至是死胎。同時孕婦媽媽會因為重度貧血引發(fā)貧血性心臟病,還會使得孕媽媽的抵抗力降低,在妊娠期、分娩時以及產后容易發(fā)生其他的炎癥,所以孕婦媽媽的貧血要及時的預防和治療。
什么是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就是指妊娠期最為常見的貧血,大約占據了妊娠貧血的95%,妊娠期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鐵引起的,輕度貧血并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重度的貧血就可能會出現面色蒼白、頭暈、心悸、疲乏無力等癥狀,所以孕媽媽們需要及時的補充鐵元素的攝入量。
如何預防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
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是可以字啊妊娠期預防的,預防一般是從懷孕12-16周開始到哺乳期,在此期間要補充鐵元素的攝入,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C,促進鐵質吸收。除了平時從食物攝入補充,還可以適量的補充鐵劑,幫助孕媽媽們更好的補充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