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2年國家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以下簡稱“報告”),中國目前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從2003年起,新生兒的出生缺陷率在10年間翻了一倍。
9月12日是中國第11個預防出生缺陷日。
“強制婚檢”自2003年轉換為“自愿婚檢”后,婚檢率迅速降低、出生缺陷率不斷上升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2012年國家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以下簡稱“報告”),中國目前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從2003年起,新生兒的出生缺陷率在10年間翻了一倍。
在嬰兒死因的構成比里,出生缺陷已由2004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二位,占死因的19.1%。
為此,國家衛(wèi)計委聯(lián)合中國殘聯(lián)開展2016年出生缺陷預防宣傳周,以期宣傳普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識,動員全社會更加關注和支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曾在2015年兩會期間提交相關提案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教授葛均波則認為,應當考慮建立“自愿與強制相結合,自愿與免費相結合”的婚檢機制。
出生缺陷占嬰兒死因19.1%
出生缺陷指嬰兒出生前即發(fā)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體異常、遺傳代謝性疾病、功能異常如盲、聾和智力障礙等,目前已知病種多達8000到10000種。
2016年6月8日,國家衛(wèi)計委就我國第五次兒童體格發(fā)育調查結果舉行發(fā)布會。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婦幼司司長秦耕在發(fā)布會上曾表示,估算全國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
“2003年實行婚前醫(yī)學檢查制度前的出生缺陷總發(fā)生率127.79/萬(出生缺陷比例3%);到了2007年,增至147.94/萬(出生缺陷比例4%)。2012年國家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中發(fā)布的出生缺陷總發(fā)生率為153.23/萬(2011年),出生缺陷的比例為5.6%。”
葛均波指出,由此計算,出生缺陷的比例10年中翻了近一倍。2007年中國每年新增缺陷兒為20萬例左右,而2011年這個數字已漲到90余萬例。在嬰兒死因的構成比里,出生缺陷已由2004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二位,占死因的19.1%。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fā)的《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 “行動計劃”)提出,在未來5年內,通過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發(fā)育障礙致殘、防控疾病致殘、減少傷害致殘等具體行動,有效減少和控制我國人口從出生到老年每個階段的殘疾發(fā)生、發(fā)展。
《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婚前醫(yī)學檢查,實施孕前優(yōu)生健康檢查,做好產前篩查和診斷。
目前中國主要是采取三級預防來防治出生缺陷。
一級預防是開展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同時也進行一些項目的干預,包括婚檢、孕前優(yōu)生健康檢查、孕早期增補葉酸等。
二級預防是在孕產期保健的過程中,積極推進產前篩查、產前診斷,努力控制缺陷兒的出生。
三級預防措施主要是新生兒疾病篩查,對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兒進行早篩查、早治療、早康復,減少殘疾的發(fā)生,提高這些孩子今后的生活質量。
其中,婚檢又被稱為防治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關。
但婚檢率的持續(xù)走低,讓第一道關失守。
新生命誕生前的期待,與隨之而來的失落痛苦相隨。按上述報告公布的數據,目前每年中國仍有幾十萬家庭、百余萬人口卷入到與病殘孩子長期相伴的痛苦中。
婚檢率低位徘徊北京2015年僅9.44%
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記條例》確立“自愿婚檢”原則,取代此前的“強制婚檢”。新原則的深意在于:結婚是個人權利,個人健康、生理特點屬隱私。
由“強制婚檢”到“自愿婚檢”在當時被普遍認為是公權力退出結婚這一私權領域,符合社會與人性發(fā)展,是法治的進步。
但“自愿婚檢”制度確立后,“婚檢率驟降、新生兒患病率升高”成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新生兒、配偶雙方在健康權、知情權、隱私權保障方面也遇到很多困境。
據新華社2016年4月份的報道,2003年新的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后,強制婚檢取消,北京、廣州等城市的婚檢率由此前的超9成,降到如今的不足一成。
以北京為例,目前北京市已全部實施免費婚檢,但婚檢率始終在低位徘徊,2015年婚檢率僅為9.44%。
與此同時,出生缺陷和疾病檢出率卻在升高。
同樣以北京為例,根據北京市衛(wèi)計委的統(tǒng)計數據,北京市的婚檢人群疾病檢出率由1996年的5%上升到2015年的11.94%左右,男女生殖系統(tǒng)疾病均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新生兒的出生缺陷,如唇/腭裂、先天性心臟病、智力低下等遺傳及先天性疾病,以及癲癇等精神性疾病的檢出率也呈上升趨勢。
在葛均波看來,理論上實行婚前醫(yī)學檢查在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的發(fā)生率上是有效的。他認為,人口健康是國家和人類的大事,出生缺陷的孩子,不光是給家庭帶來負擔(經濟、精神),給人類和國家?guī)砗艽蟮纳鐣摀W钪匾氖牵▽嵤┗闄z后),大部分遺傳性疾病是可以早發(fā)現早預防的。
“這么高的出生缺陷率,不僅對于一個家庭,對于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都是巨大的損失” ,葛均波認為,衛(wèi)生部門應該盡快調整婚檢制度,建立“自愿與強制相結合,自愿與免費相結合”的婚檢機制。
葛均波還認為,婚檢率不斷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健康意識,觀念不到位,“同時也理解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但他表示,待婚男女應該加強對婚前醫(yī)學檢查重要性的認識,衛(wèi)生部門也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公眾充分認識到遺傳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