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近日發(fā)布食品安全報告稱,在一些常見的食品中查出含量驚人的重金屬物質,而嬰幼兒食品是食品污染問題的“重災區(qū)”。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fā)布的這份《飲食全面研究》報告表明,在他們收集的數千種食品樣本中,15%的食品樣本含鉛,43%的樣本含砷,61%的樣本含鎘。例如,金槍魚罐頭的砷含量驚人,可可粉、葵花籽的鎘含量非常高。
在他們檢測的384份嬰幼兒食品樣本當中:21%的嬰幼兒食品樣本含有鉛,51%的食品樣本含砷,65%的食品樣本含鎘,其中砷含量最高的食品樣本出自嬰兒麥片、磨牙餅干和一些膨化零食。另有3%的食品樣本被檢測出含汞。
科學家表明,有毒重金屬會危害嬰幼兒神經發(fā)育、影響大腦功能。
美國嬰幼兒食品安全問題由來已久
實際上,早在去年,美國國會就曾發(fā)布報告稱,美國多個知名品牌嬰幼兒食品中,重金屬含量達到“危險水平”,部分產品的鉛、汞、鎘和砷的含量,遠超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建議”的上限。
報告還指出,多數美國嬰幼兒食品企業(yè)沒有檢測成品中的重金屬含量,只是依據原料成分的重金屬檢測結果來估算成品的重金屬水平,所報數值低于實際水平。有零售公司甚至擅自調高公司內部的重金屬含量上限,要求制造商自行證明產品沒有“超標”,且不對這些數據進行核實。
伊利諾伊州議員 拉賈·克里什納莫提:企業(yè)目前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意愿去約束自己,需要聯邦政府層面的約束,以及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規(guī)則,才能得到有效監(jiān)管。
去年,全美數百個家庭集體把涉事的嬰幼兒食品企業(yè)告上法庭,而代理這起訴訟案的律師將矛頭直指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控訴該機構長久以來保護的是“行業(yè)的利益”,而非消費者健康。在社會輿論和法律糾紛的“倒逼”之下,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制定了一個,旨在把嬰幼兒食品中的有害物質含量降至“接近于零”的計劃。
不過直到目前,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仍然沒有制定相關統(tǒng)一標準。
美國《出庭律師》雜志編輯 法倫·卡曾斯: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根本不關心,要讓美國國會跟企業(yè)說,你們要不要監(jiān)管一下自己的產品,不是必須的,全憑你們自覺,這是整個國家的系統(tǒng)性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