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文件中明確,藝術特長測評須學校現場測,社會考級證書不能直接作為藝術特長測評依據。
針對這一辦法,記者隨機采訪了5家藝術培訓機構及10位學生家長,了解這一辦法對于他們來說有無影響。
藝術培訓機構:暫無影響
昨日,記者與沈陽五家藝術培訓機構取得聯系,在采訪中發(fā)現,關于這一辦法的發(fā)布,有些教育機構有所了解,但有些也并不知情。有教育機構表示,目前來看,這一辦法出臺對于教育機構方面暫無影響,未來發(fā)展趨勢還有待關注。
沈陽一家藝術培訓機構孫老師介紹,目前,機構生源不足100人,平均年齡集中在小學,也有學前或五歲以上的孩子,想考級的孩子占一半以上?,F如今,絕大多數家長并不僅為了讓孩子考級、加分才選擇學習藝術類課程,更多還是考慮到通過學習藝術課程提升孩子的自身素質、興趣愛好、形體氣質等。
10名家長,6人表示無影響
記者隨機采訪10名家長做調查,在10位家長中,關于社會考級將不能作為學生藝術特長測評依據對于孩子來說,有6名家長表示無影響,3名家長表示有一定影響,僅1名家長表示沒有讓孩子學藝術的打算。
盧女士介紹,孩子今年上小學五年級,但學習民族舞已經有三四年,并且已經通過民族舞五級考試。當初選擇讓孩子學習藝術課程并沒有刻意想考級,只是為了通過學舞蹈來提升孩子的氣質,在培訓班學習的時候考級也是順理成章參加的,如今,孩子已經不再學習舞蹈,因此,對于孩子來說并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