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喝飛鶴的奶粉,長大了抽飛鶴的煙。
不得不說,飛鶴的運營真是個人才。
在這個6月,飛鶴悄無聲息地在自家電子商務公司的相關信息中,加上了煙草的行政許可文件。
盡管這只是行政意義上的工商許可,飛鶴如果真的想要售賣煙草產(chǎn)品,還需要拿到煙草專賣許可證才行。
但身為一家享譽全國的大企業(yè),飛鶴肯定不會無的放矢,閑著無聊去申請自己用不上的許可證。
因此,不管最后能不能獲得專賣許可證,我們都可以確認飛鶴早就盯上了煙草市場。
只不過,賺錢的項目那么多,為什么偏偏是煙草?
煙草,最暴利的合法行業(yè)沒有之一
在中國,所有能快速發(fā)財?shù)拈T路,幾乎都已經(jīng)寫在了刑法里。
既暴利又合法的,就只剩下了煙草。
我們都知道,真正的“暴利”行業(yè),其計量方式并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繳了多少稅。
根據(jù)企業(yè)財報和相關信息綜合,在民營企業(yè)中,騰訊一年的納稅金額大概在400億元左右,阿里巴巴超過500億元,恒大去年繳了650億元的稅,而華為的納稅金額高達1100億元。
至于國企單位,中國移動每年繳稅超過1000億元,中、農(nóng)、建、工四大銀行平均繳稅超過1500億元。至于更關鍵的行業(yè),比如中石油,一年的稅款也基本在3000億元以上。
由于企業(yè)所繳納的稅款和當年的整體利潤掛鉤,所以這些數(shù)字每年都會有所偏差,不過大體上還是基本保持在這個范圍內(nèi)的。
那么中國煙草一年下來要繳多少稅呢?
答案是超過10000億元,而且超出的部分,往往也都是千億級別。
貨真價實的萬億市場。
而且,由于市場監(jiān)管局對煙草的管控非常嚴格,有資格做煙草生意的公司企業(yè)少之又少。只要有能耐擠進這個池子,隨手一撈,就是一條夠吃一輩子的大魚。
這樣想想,也不怪飛鶴會莫名其妙想著去做煙草。畢竟,辛辛苦苦做了幾十年的奶粉,半輩子賺的錢,還不如別人一個季度來的多,不眼紅是不可能的。
只是對煙草生意眼紅的人多了去了,飛鶴準備得再多,鋪墊得再好,到最后,估計也只是無疾而終的一廂情愿。
美國獨資的飛鶴,入不了煙草市場的局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中國土生土長的飛鶴,早已成了美國企業(yè)。
1962年,飛鶴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建立,是中國最早一批奶粉企業(yè)。到2002年,為了在紐約交易所上市,飛鶴加盟了美國乳液控股有限公司,成為該公司在中國第一家獨資企業(yè)。
盡管飛鶴在2019年以“中國飛鶴”的身份,在紐交所上市后,又跑到港交所上市,也依舊擺脫不掉美系的烙印。
頂著這樣的身份,飛鶴想要進入監(jiān)管極其嚴格的煙草行業(yè),難度只怕是要比同類型的企業(yè)高出一倍。
而且,就算是飛鶴搞定了市場監(jiān)管,最終拿到煙草專賣許可證,也不見得就能把煙草生意做起來。
我們平時給孩子買奶粉,看著飛鶴動輒幾百的價格,可能會覺得飛鶴這些年一定賺瘋了。然而實際上,飛鶴的盈利水平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優(yōu)秀。
在2019年回國上市的時候,飛鶴遭到了做空機構(gòu)的狙擊,被逼得不得不暫時停牌。
這件事對飛鶴的影響我們姑且不論,由于被狙擊,飛鶴拿出了非常詳細的財報,來穩(wěn)定資本市場的信心。而在這份報表中,飛鶴公開了自己在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納稅證明,分別為20億元,和14億元。
再加上,2020年上半年,飛鶴繳了19.3億元的稅。
在正常的公司運營范疇,飛鶴已經(jīng)做的不錯了。煙草的成本造價低廉,以飛鶴的能力完全可以輕松入局,短時間內(nèi)鋪開原料種植和工廠流水線。
但是,煙草行業(yè)的征稅要比別的行業(yè)更重,涉足煙草后,飛鶴的成本將會顯著上升。而且,“飛鶴牌香煙”,如此違和感滿滿的名字,真的j非常令人為它的銷量擔憂。
奶粉企業(yè)做的香煙,會不會一口一個奶味?
真的有人敢抽嗎? (來源:摩根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