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哲,1970年生于上海,大商學院導師,1993年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yè),進入上海萬國證券公司。歷任萬國證券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普華永道”(PWC)高級經理,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2000年出任百安居(中國區(qū))執(zhí)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jiān),2002年出任百安居(中國區(qū))總裁,帶領管理團隊在5年中發(fā)展成中國最大的建材零售連鎖超市。被評為“2004年度中國七大零售人物”和2005年度“中國零售業(yè)十大風云人物”。2006年11月正式加盟阿里巴巴,并出任阿里巴巴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兼阿里巴巴企業(yè)(B2B)電子商務總裁。2011年2月21日 從阿里巴巴辭職后成立“嘉御基金”?[2]?。創(chuàng)立嘉御基金之后,也在專注母嬰行業(yè)投資。
衛(wèi)哲看來,母嬰這個行業(yè)并沒有所謂的“冬天”,
因為行業(yè)的機會一直都在。他指出,母嬰企業(yè)要將眼光放遠,關注可能通過積累而帶來質變的人群,自2016年1月1日開始,我國全面放開二胎生育,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成為歷史。政策一出,億萬家庭欣然進入“二孩節(jié)奏”,外延甚廣的母嬰行業(yè)也隨之迎來春天,只是這樣的質變和它所帶來的“黃金時代”還需要等待“兩年”。
衛(wèi)哲強調,母嬰是最有可能在數字化經濟和新零售中成功的行業(yè)。
1.一方面是因為母嬰行業(yè)具備數字化升級優(yōu)勢——“最易建模”;
2.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具備新零售的必要因素——“體驗需求”;
3.所以,母嬰行業(yè)不應該為不增長找借口,只需要為更好的增長找理由。
那么,為什么母嬰行業(yè)的白銀時代還需要等上兩年?為什么母嬰行業(yè)的數字化建模最容易?母嬰行業(yè)又要怎樣做才能真正實現新零售?衛(wèi)哲在的《Grow++孩子王·中國母嬰行業(yè)領袖峰會》中一一做出了解答。
以下為衛(wèi)哲演講全文(部分刪減):
大家好!到年末了,天氣是越來越冷,經濟也越來越冷。今天到了南京,路上就很溫暖,會場更溫暖。各位確實很幸福,我們做投資看了很多行業(yè),母嬰行業(yè)還是冬天里最溫暖的。
門口寫著“要了解90后的媽媽”,我要談95后。每一代的媽媽都有變化,但亞洲的媽媽不變的永遠是再苦再窮不能窮孩子,所以孩子最不受經濟的影響。
“這個經濟冬天有多長?我個人覺得大概是兩年左右,2019年會更冷。”
2020年,我們迎來了一個消費白銀時代,黃金時代過去了,我們也不要再去留戀了,白銀也不不錯,金銀銅鐵錫,白銀也不錯。消費還有沒有動力?有。消費最重要的是關注消費人群。兩年之后,三個人群的積少成多會帶來質變:
第一個人群:二胎。各位都是母嬰行業(yè)的專家,新生嬰兒中超過50%是二胎,如果沒有二胎,中國的出生率會下降。千萬不要低估二胎(家庭)的消費能力,生得起二胎,不僅證明身體好,還有財力好。
首先,生得起二胎的家庭比生不起二胎的家庭有錢。其次,一對夫妻生一胎的時候,比生二胎的時候有錢。再次,二胎的育兒經驗比一胎豐富,所以生一胎的時候很多東西沒有買、很多東西沒有用,二胎的時候都會補上。因此,二胎的平均消費能力是一胎消費能力的2~3倍。
中國一年將近七八百萬的二胎。各位做的是0~6歲的生意,再過兩年有多少二胎呢?有5~6年的二胎同時在消費,那時候積少成多就會有感覺了。不僅母嬰行業(yè)有感覺,最近汽車也在跌,但大車跌得少,六座車跌得少。為什么?多一個孩子車要大一點,甚至很多人為了多個孩子再換一套房子。所以二胎除了本身對母嬰行業(yè)有推動力,對社會也有推動力,目前還在量變的過程中。
第二個人群:90后。90后已經是媽媽了,快的90后要生二胎了,但做企業(yè)、做投資眼光要再放遠一點。今天我們要了解95后,95后23、24歲,很快要進入生育年齡段了。他們有什么不一樣?95后有很多重要的標簽。
95后是第一次發(fā)生獨生子女2.0現象。85后是獨生子女,90一半一半,只有95后是獨生子女生的獨生子女,所以95后是真正沒有受過窮的一代。95后出生的抬頭一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長輩的房子總有一套是他的,再也沒有人爭奪財產的繼承,95后將繼承一張全世界沒有的,特別強勁的資產負債表。那時候房價會跌,再跌也是很強勁的資產負債表,沒負債,有資產。
95后是感性消費的人,我認為以后貸款生孩子會發(fā)生,今天他們就在借錢做醫(yī)美、進修培訓、買iPhone新款。一個做校園分期的公司,宣布明年還有35億利潤,所以我們一定要懂95后。
今年是95后離開校園的第一年,1600萬95后沒有感覺。再過兩年,每年增加1600萬左右的95后進入消費,兩年后中國就有大約有5000萬95后開始消費了!中國大概有2500萬的二胎還在消費,這倆人群相加7500萬人。
85后存錢,90后不存錢,95后敢借錢,一個95后的消費能力大約又是85后的2~3倍,加上二胎消費能力等于一胎的2~3,這兩個2~3倍再過兩年人群還會積少成多。
“我們要相信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將帶來消費的白銀時代,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不要因為看見所以相信。”
第三個人群:農村人口。也就是四五線城市消費。今天很多人在城里打工,他們的孩子可以在城里撫養(yǎng)嗎?我去過很多農村,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人口空心化嚴重。在外闖蕩的父母們很難把孩子帶到城里撫養(yǎng),所以我們的目標人群在哪兒,還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在農村。農民的收入不高,可支配收入不低,很多農村產品賣得比城里還貴。而且中國經濟下一步巨大的可能性是在未來幾年,如果解決更大的經濟寒冬,農村土地的可流轉一定會實現。農村土地可流轉將在農村釋放一筆新的財富。
所以,第一個觀點兩年后中國將迎來新消費的白銀時代,白銀時代的推動力是三個人群:二胎、95后、非主流人群。各位就要先去了解、布局這些人群,這是我分享的第一部分。
為什么母嬰行業(yè)是最有可能在數字化經濟中或者新零售中最容易成功的行業(yè)?
第一,在千人千面中,母嬰行業(yè)是最容易建模型的行業(yè)之一。十月懷抱,每個月大一點,最后瓜熟蒂落。生下來之后,一個月之后買什么,三個月該不該換奶粉、該不該換尿布,什么時候用什么產品不可逆,所以母嬰行業(yè)特別容易建數據模型。
“一個容易建數據模型的行業(yè),數字經濟對它才有意義。”
新零售行業(yè)不是所有行業(yè)都可以翻身,母嬰行業(yè)是可以翻身的。數字行業(yè)離某些行業(yè)特別遙遠,但離有些行業(yè)特別近,我們這個行業(yè)特別容易把模型建出來。
第二,母嬰行業(yè)具備新零售成功的基本要素:用戶對現場體驗是有要求的。如果用戶對現場體驗沒有要求,新零售沒法做。傳統的超市里,怎么新零售?我跑到超市問“請問是可口可樂好喝還是百事可樂好喝”,自己買兩罐喝一下試試看唄。母嬰行業(yè)就要問什么洗護好、什么尿布好,不是所有行業(yè)都需要育兒顧問,但母嬰行業(yè)育兒顧問有存在的價值。
我們看過一堆要做玩具電商的人,這么多年玩具電商就沒有起來過。如果各位在淘寶上買過玩具就知道多難賣。因為玩具具有一個特點,使用者、決策者、買單者是分離的,玩具你覺得好玩沒有用,要你兒子、女兒覺得好玩,但他們又不能買單。上網怎么辦呢?總不可能一家人上網買玩具,而且玩具的體驗還是不一樣。所以我們相信很多孩子的玩具需要現場玩、現場體驗,所以必須具備線下體驗的條件,這個行業(yè)才可能實現新零售。為什么孩子王在電商化的同時還開線下店呢?是因為它是不能被完全電商化的行業(yè)。
為什么新零售的轉型,母嬰行業(yè)最容易獲得成功?
因為母嬰行業(yè)需要線下強體驗、強咨詢。特別高興看到非常高大上的科技企業(yè)商湯科技的徐立總出席會議。首先,我覺得商湯(科技)非常有眼光,看到了能夠被數字化經濟迅速改造的行業(yè);第二,我覺得孩子王很了不起,這么早就和中國最優(yōu)秀的人工智能企業(yè)合作。
很多人問合作需不需要很快的擦出火花?不用。第一件事就是把線下大量的數據建立起來,建立起數據庫。以前我做線下零售,我想要數據,沒有。PC互聯網和傳統行業(yè)是死對頭,那是因為人機分離。移動互聯網是人機合一,我上臺都帶著手機,人機在一起。所以今天,淘寶的消費峰值在大家坐地鐵的時候會迎來小高峰,因為可以隨時隨地的購買。
以前,傳統零售客戶到店就不在電腦前了,我看到的是人流,沒有辦法做到留人,現在做不到留人就是自己的問題了,因為客人是帶著手機來的。人機合一只是物理上實現,對商家來說還需要一次人機合一,就是人的臉和手機再配上。所以新零售要成功的第三個要素是技術條件,技術條件的成功是人機合一。
以前是收銀時候才知道是消費者誰,那時候已經太晚了,但通過人臉識別,進店甚至進了Mall就知道“你是誰”,知道是誰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以前零售最痛苦的是不知道你是誰。
我到了互聯網公司,覺得互聯網公司太幸福了,賺錢的方式太多了。在座各位都做互聯網營銷,互聯網營銷有四種收費模式:
1.C2M,就是出現,讓你看到就要付錢;
2.第二種C2C,搜索引擎發(fā)明的,就是采用了一個行動,點擊了一下要付錢;
3.第三種C2F,放到購物車需要付錢;
4.第四,CPS產生了消費需要付錢。以前零售只有第四種模式,CPS產生銷售才能收錢。
但在Mall逗留3分鐘的價值還不如在網上看15秒的廣告和點擊一下嗎?這樣的商業(yè)化在以前的零售都沒有做到。沒有做到不是我們笨,是技術支持不夠。人機合一,人臉識別、人工智能再把人機合一的操作門檻變得非常低。
互聯網說數據是我給你、你給我,會員既是你的也是我的,才變得有價值。
“如何實現數據互通、會員互通、供應鏈互通、商品互通,這些“互通”以后才是真正在數據層面創(chuàng)造新價值的地方。這個行業(yè)真的沒有冬天,這個冬天是我們自己找來的。”
要把“冬天”過好,很重要的還有要選擇和誰在一起。如果作為單個企業(yè),擁抱數字經濟很難的話,希望大家可以站在一起,不要付重復的學費,讓整個行業(yè)在“冬天”中繼續(xù)成為最溫暖的行業(yè),在兩年后成為走出“冬天”最強壯、最優(yōu)秀的企業(yè)。